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(Solomon R. Guggenheim Museum)- 弗兰克·劳埃德·赖特(Frank Lloyd Wright)

螺旋状——“创造了自己的元素” © Ajay Suresh
当前内容(13842 个字;113 张图),成为 无限卡会员 可无限制阅读全站内容(包括本文)。

建筑简介:古根海姆博物馆在建筑形式、空间、艺术展品的多重奏下,漫步的人流不断地追逐、遁走,是不间断的赋格曲,几者之间不断地对位、对答彰显了巨大的张力,而天窗就是赋格曲那强而有力的结束,所有的会盟成就了绝妙的交响乐,升华了灵魂。这个建筑是足以与贝多芬、康定斯基争辉的不同艺术形式。

本文文章目录:
1、建筑概况
2、背景故事
3、创始人所罗门·R·古根海姆与博物馆首任馆长希拉·瑞贝
4、设计之路——丰碑式的革新
5、原型与进化
6、直面抗议,深信不疑
7、自由流动的空间
8、一以贯之的“有机建筑”理念
9、几何形状
10、形式与功能的统一
11、名字之争
12、后续的扩建与翻新
13、螺旋坡道的实际应用
14、争论——艺术和建筑学科之间的冲突
15、相关评论
16、结束语
17、附图
18、Sketchup模型下载地址(供参考)
19、参考资料及注释
支付 4.15 元 查看本文

成为无限卡会员畅览全站

说明:仅对文章中文字部分收费,
收费标准:每千字0.3元。
无限卡会员支付完会自动升级会员组。

评论区

要发表您的看法,请先登录